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讲解一下“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的工作原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分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插图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的护航舰队和运输船发动了突然袭击。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甲午海战爆发。1个多月后,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海面遭遇,进行了一场海上大战,史称黄海海战。

9月16日凌晨,北洋水师18艘舰艇组成护航舰队,护送5艘运兵船从大连湾出发,前往大东沟登陆,增援在平壤的中国守军。“福龙”、“左队一号”、“右队二号”和“右队三号”4艘鱼雷艇参加了护航任务。

当天下午,舰队和运兵船平安驶抵大东沟口外,“福龙”等4艘艇与“镇南”、“镇中”2艘炮舰护卫运兵船人口,连夜登陆。“平远”、“广丙”2艘巡洋舰停泊在大东沟口外担任警戒,其余10艘战舰在口外12海里处锚泊,以防日舰偷袭。

17日上午10时,在大东沟口外锚泊的各舰发现了前来搜寻北洋水师的日本联合舰队。12时50分,双方正式开战。北洋水师以10艘战舰迎击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无论是军舰的数量、吨位还是军舰的航速和火力,都处于劣势,加之仓促应战,队形散乱,特别是刚刚开战舰队便失去指挥,导致北洋水师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6艘鱼雷艇没有能够随舰队前来。北洋水师有4艘鱼雷艇,占有绝对优势,本应对敌舰队构成很大的威胁。但遗憾的是,北洋水师的鱼雷艇没能在海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战斗打响后,停泊在大东沟口外的“平远”、“广丙”2艘巡洋舰和“福龙”、“左队一号”2艘鱼雷艇前往增援。它们加入战斗后,首先围攻日军的“西京丸”号。

“西京丸”是日本的一艘巡洋舰,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中将此时正坐镇该舰。由于“西京丸”火力较弱,又在混战中失去主力战舰的保护,结果多处中弹,船舱进水,舰上燃起大火,信号装置和蒸汽舵也遭到破坏,只得使用人力操舵。

2时40分,“西京丸”发现“左队一号”艇与“平远”、“广丙’向其冲来,便立即集中火力向“左队一号’射击。在“西京丸”4门速射炮的拦击下,“左队一号”被迫规避。

“平远”、“广丙”2舰奋勇前进至“西京丸”右舷500米处猛轰敌舰。正当“西京丸”进行顽抗时,“福龙”号鱼雷艇突然从浓烟烈火中冲出,向其发起了攻击。

3时05分,“福龙”在距“西京丸”约400米处,发射了第一枚鱼雷,从其右舷擦过,未能击中。“西京丸”被迫做躲避航行。“福龙”稍作调整后,又发射了第二枚鱼雷,但仍未能击中目标,鱼雷在距敌舰不足5米处再次从“西京丸”右舷擦过。

随后,“福龙”继续向“西京丸”迫近,艇上的速射炮不停向敌舰猛烈射击。“西京丸”仍在进行抵抗,炮弹不断从鱼雷艇上方飞过。“福龙”向右转舵,从“西京丸”左舷约40米处通过时,由舷侧鱼雷管发射了第三枚也是最后一枚鱼雷,准备给敌舰以致命一击。“福龙”号艇长蔡廷干在战后的报告中写到:当时大家都以为“此次定中无疑”,艇上官兵有的甚至开始欢呼起来。

正在“西京丸”上与6名军官一起观战的桦山资纪中将见鱼雷飞驰而来,已近在咫尺,无法躲避,不禁失声大叫:“啊!我命休矣!”随后便默然无语,听天由命。

然而,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过去了,鱼雷却没有爆炸。双方都大惑不解。直到7,8分钟后,鱼雷才出现在“西京丸”右方的海面上,接着又沉入水中。

原来,这枚鱼雷竟鬼使神差般地从军舰底部穿了过去!

侥幸不死的“西京九”此时被吓得丧魂落魄,慌忙逃出战场,向南败去。

“福龙”号发射的鱼雷为什么会从军舰底部穿过呢?据战后日方分析,鱼雷在发射后会一度较深地下沉,前进一段距离以后才浮出,触及战舰爆炸。由于“福龙”号距离“西京丸”太近,鱼雷下沉时恰好从军舰的底部通过,才使“西京丸”逃脱。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福龙”号转舵之际,船体向一面倾斜,舷侧鱼雷深入水中所致。

据记载,“左队一号”也在海战中发射了全部鱼雷,但未见史料有击中敌舰的描述。日本各舰的战斗报告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只有“左队一号”营救落水官兵的记载。

经过近5个小时的激战,中日海军已厮杀得筋疲力尽。17时40分,日军见天色已晚,由于十分惧怕遭到中国鱼雷艇的袭击,便首先脱离战场,退往朝鲜西海岸的临时锚地。此后中国军舰重新集结,尾追日舰数海里,因相距太远,后转舵返回旅顺。

北洋水师在这场大海战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先后损失了5艘军舰,日军也有数艘战舰遭受重创。

“福龙”号鱼雷艇在近距离连发三雷,未能将已经多处受伤的“西京丸”击沉,痛失良机,十分遗憾。

北洋水师鱼雷艇未能在海战中取得战果,部分原因是当时运用鱼雷艇作战的技术和战术不够熟练。但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鱼雷艇官兵平时管理混乱,训练不够,技战术水平较低。战前,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尔中将就曾警告说:“中国水雷船排列海边,无人掌管,外则铁锈堆积,内则污秽狼籍,使或海波告警,业已无可驶用。”黄海海战应验了他的预言。

北洋舰队参加黄海海战的12艘军舰的各舰管带分别是谁?

定远管带:刘步蟾 镇远管带:林泰曾 经远管带:林永升

来远管带:邱宝仁 致远管带:邓世昌 靖远管带:叶祖圭

平远管带:李和 济远管带:方伯谦 超勇管带:黄建勖

扬威管带:林履中 广甲管带:吴敬荣 广丙管带:程壁光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摆了多种队形,有何用意?

甲午中日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屈辱的战争,清朝的北洋舰队的精锐在此战中全部被歼灭,清朝海军没有还手之力了。在黄海海战中出现了很多的英勇事迹,比如说管带邓世昌,为了国家与民族英勇就义。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难以置信的事情,北洋水师竟然摆出了多种奇怪的队形,这不是什么光荣的创新。而是清朝最精锐的军队,却没有协调统一的能力,一到了战斗中,就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

甲午中日海战,足以看出清朝的腐朽

清朝末期的变法运动,希望能够效仿西方师以长技以制夷。像西方一样,装备了大量的舰队和军队,北洋舰队是清朝最精锐的力量。就这样,全国最精锐的力量一败涂地。清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战争并没有取得胜利。这支水师竟然在战斗中摆出了很多奇怪的队形,战斗力十分低下,清王朝的破败是历史的必然。

水师效率低下,命令不能很好传达

在海战中命令的有效传达是影响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海战不像陆战,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这就对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能够及时的改变来时海战的损失减到最小。在清朝末期,闭关锁国,科技发展不能与时俱进过,信息的传递是十分的低下,靠着蛮干的人力。有时候信息并不能很好地传递,这就在灵活的海战中落了下风,军队舰队的变换便出现了问题,原本想的是双横队,变成了不伦不类的雁字队。有一点不可否认,就是命令传输效率的低下,水师变换不及时。

落实不到位,战斗力不强

清朝末年的士兵们训练不足,八旗子弟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加上八旗子弟以骑行机动发家,并不擅长海战。导致士兵加上大麻鸦片等物品充斥边境。这就影响了水师舰队的士气,战斗力就很低下。训练不到位,等命令下来之后,没有快速的实施。一些部分作战单位做到了一些作战单位没有做到,没有达成一致,这样就使原先排好队形变成了不伦不类的形状。因此,在黄海海战中,清朝水师舰队才会摆出各种各样的队形。

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阵型在战术上看有什么问题?

世界上每场重大战役都将决定两国的命运。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与清朝最精锐的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地区发动了一场铁定的海战。

当然,战斗的结果真是令人发指,日本联合舰队和北洋舰队的毁灭率为0:5,日本联合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并赢得了阶段性胜利(注:北洋舰队的靖远,志远,朝永,扬威四舰在海战中被击毁,广嘉舰与同济源舰一起逃离战场,撞到石头后被击毁。)

实际上,北洋舰队与日军联合舰队的对抗是非常微妙的,即北洋舰队采用定远和镇远两艘铁包战舰作为舰队的横向重型灭火单元,在可控海域实现火力覆盖。日本联合舰队使用纵队,由快艇和速射炮组成,以实现轻型机动性和对作战海域的攻击。

通过对黄海海战中两舰编队的进攻路线进行分析,北洋舰队的攻守编队确实存在调度不力,射程偏差等问题,因此,战术策略不当是否是导致北洋舰队失败的重要原因。战争?

在扩大日本联合舰队的政策下,该舰队分为第一中队,第二中队,第一游击中队和第二游击中队。在黄海战役中,日本联合舰队使用了几乎精锐的第一队和第一支游击队,形成海上攻防体系。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内容,简要介绍了第一游击队的舰艇特征。第一游击队由四艘巡洋舰组成:吉野,高千穗,明津和浪速。

吉野舰于1893年建造,高千穗舰于1886年建造,秋津岛于1894年建造,纳浪轮属于高千穗的姊妹船,并于1885年建造。(注:北洋舰队在此后未增加新船1887年,也正是时候更换更先进的舰载炮兵系统了)

吉野拥有四门6英寸速射炮,高千穗拥有两门47毫米重型Haqikes速射枪(武器系统与浪速相同),明津岛拥有四门152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枪,6 120毫米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注:虽然定远舰和镇远舰都装备了57mm速射炮,但火力低,射速低,无法形成有效的速射战斗力)效果)

吉野号以23海里的速度,15,000马力的主机功率,高千穗号在18.5海里的速度,7000马力的主机功率,明津岛号以19节的速度,8400马力的主机功率(Naniwa's速度是同一水平)。

但是,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皮船的平均速度仅为16节(定远船14.5节,镇远船15.4节),只有较新的志远船的时速为18.5节。以北洋舰队为中心,以定远舰队为核心的北洋舰队的平均速度差为1.6节,这意味着北洋舰队的追击效率将大大降低。

在简要介绍了第一游击队和北洋舰队之间的机动差异之后,我着重分析了黄海战役中三个战争阶段形成的变化。

在海战初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日军联合舰队。丁如昌命令这些舰艇组成“角场”,与敌军舰艇相遇。

在《军事大辞海》中对此编组作了评论:角角编组采用一列顺序,该列由由3艘船组成的多个梯队编组组成,并以恒定速度前进。

以我个人的理解,“号角”上的军舰可以保护舰队的左右两侧不受近距攻击。以定远和镇远为舰队的角,可以有效地防止敌军舰队的“线形”或“圆锥形编队”自觉突破了舰队的中线防御,防止了舰队陷入被分裂和包围的危险情况。

同时,在敌方舰队突围的战略意图下,这支舰队趁机包围了敌方舰队,实在是“躲避边缘,进攻弱点”!

同时,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支游击队有意采用“单一垂直编队”,以步入恒定速度的北方舰队。第一支游击队拥有大量的快速-喷火枪和强大的机动性。整个团队在一个垂直领域排成一行。它有效地发挥了支线武器系统在区域性舰艇上的火力覆盖范围。它也可以迅速突破北洋舰队双方的薄弱防线。

面对日军联合舰队快速舰船的优势,丁如昌和刘步chan做出了决定性的决定,决定以丁元和镇远两艘铁皮战舰为先锋,充分发挥日军的重火抑制作用。舰首上有四门30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从而有效地应对了第一游击队的包围和进攻态势。

因此,北洋舰队再次将其编队改为“角雁”。从形式上讲,任何进入雁队的敌舰都会同时遭到双方军舰的交替射击。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与“角鹅编队”有关的是,该舰队仅在“鹅头”有一个接头,这需要北洋舰队极高的指挥和协调能力。

果然定远舰发出了改变阵型的信号。由于舰队的暂时性变化,舰的前进顺序不一致,最终形成了类似“人”字形的锯齿状水平阵。其中,朝永号和扬威号两艘木制铁包战舰已经严重老化,前进速度大大降低。

作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指挥官,伊藤雄雄自然不会放过这架战斗机,他下令第一只游击队有效逃避定远和镇远的两艘铁皮战舰,并直接袭击了北洋舰队的右边,集中快速火炮摧毁朝永号和扬威号舰,从而摧毁了北洋舰队的右防御阵型。

面对第一个游击队的持续进攻,朝永号和杨伟号沉没了,这时北洋舰队的右侧被撕裂了一条缝隙,然而,日本联合舰队的比睿和赤城也遭到了前线的大炮袭击。定远舰并失去了战斗能力。

黄海海战的海战经过

1904年8月10日8点45分,俄舰队以一路纵队出港,战列舰居前,沿前一天清扫过航道驶出旅顺口,向海参崴突围。此前日舰队已经觉察到俄舰队的突围企图,提前在辽东半岛外的黄海海面游弋,封锁住外主航道。日本舰队共有4艘战列舰(三笠号(旗舰)、敷岛号、富士号、朝日号)、2艘装甲巡洋舰(春日号、日进号)、8艘巡洋舰、18艘驱逐舰、30艘鱼雷艇。由东乡平八郎指挥。

12点左右,俄舰队航向几乎正东,航速13节;日舰队航向西南偏南,航速16节,均呈单列纵队,双方距离约10海里。日舰队在俄舰队东北约30°位置,东乡企图从前方横越俄国舰队(占领“T”字射击阵)。以集中火力攻击并击毁俄旗舰,迫其失去指挥而退回旅顺。

当俄舰队发现本身处于不利位置后,采取回避交战的方针,力图以机动突围,12点10分,俄舰队俄舰队向左转,以约70°航向朝北与日舰队相对航行。此时双方舰队相距7.5海里,均未进入有效射程。

12点30分左右,东乡发现如保持航向(从12.00分一直未变),日舰队将到达俄舰队南侧,从而失去与俄舰队接触的机会,遂下令向左大回转,取与俄舰队几乎平行的航向。

12点40分,日舰队为保持与俄国舰队的接触,再次向右大回转,恢复与俄舰队相反航向260°。日舰队完成两次回转后,双方距离接近到4.5海里。

13点左右,双方开始交火。稍后俄舰队转向突破了日舰封锁,与日舰队脱离炮火接触,这一小时的交战,因为距离较远,双方炮火命中率都不高,也都未受到严重损伤。从东乡的意图看,日舰队是想抢占俄舰队的“T”字阵,但因为距离和航速的关系,加之维佐弗特适当的左转弯,使得日舰失去了机会,---俄国舰队成功的突破了日舰队的包围,向东南方向逃逸。这时东乡平八郎才发现俄国舰队不是来决战的,是准备逃跑的,但这时双方舰队的距离已经拉开15海里,天黑之前是追不上了。

正当东乡带着联合舰队在几乎是绝望似地追赶远东舰队的时候,16点30分,奇迹出现了。早已从视野里消失的远东舰队居然又远远地出现了在海平线上——联合舰队追上了远东舰队。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真叫运气。正在全速前进的远东舰队突然出故障了,3天前在旅顺港内被日本海军支援陆军的舰炮击中过吃水线下的部分,只是临时采取了一点补修措施就出来的战列舰列特维山号突然修补处发生漏水,无法前进了,全舰队都停了下来等他临时抢修,到抢修结束可以继续以正常速度前进时,联合舰队已经又追上来了 。

日舰队利用航速优势追上俄舰队,与俄舰队平行航向进行炮战。俄舰队集中打击日舰队旗舰三笠号,使它严重受创。此时俄太平洋舰队精华尚在,官兵尚未绝望,若拼死一搏,还是可以冲出日舰包围圈-----但17点40分,日舰一发12英寸炮弹鬼使神差的正好命中俄旗舰太子号的舰桥,猛烈的爆炸不仅摧毁了信号台,而且指挥官维佐弗特少将被弹片击中身亡,更糟糕的是太子号因操舵装置被毁,向右无控制偏转,闯入自己的编队而队形大乱,由于维佐弗特事先没有指定代理人(此后在对马海战中再次出现这种严重失误),俄舰队失去了指挥,其它舰只不了解作战指导思想,无法保持战斗队形和统一思想。在日舰的猛烈袭击下开始溃散。夜幕降临,东乡认为对方会继续逃向海参崴,遂命令驱逐舰和鱼雷艇准备夜袭。但多数俄舰却逃回旅顺。

另旗舰太子号以及3艘驱逐舰逃往青岛,在战争的其余时间被德国人扣留,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逃亡上海,1艘巡洋舰逃亡西贡,另一艘小型巡洋舰绕过日本东海岸驶往海参崴,后在日本巡洋舰的追击下在库页岛搁浅。

黄海海战日方联合舰队战斗力?主力?等简单介绍下

日本联合舰队当时的构成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这四条快速巡洋舰可谓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精华所在,其作战方式就是利用航速,快速从北洋水师外侧绕过,利用速射炮首先干掉外围速度较慢的巡洋舰,然后和本队会和,共同攻击定远和镇远两舰

本队的旗舰“松岛”“千代田”“厳岛”“桥立”“比睿”“扶桑”

其中,松岛、严岛和桥立三舰是日本苦心设计的针对定远和镇远的秘密武器,上面装备320大炮,可惜设计不合理,在战场上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比睿和扶桑的速射炮在最后围攻定远镇远时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本队侧面与北洋水师相隔的有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与准备用于内河侦察的炮舰赤城。它们二舰本来就没人指望战斗。西京丸实际是一条武装商船

联合舰队的主力当属第一游击群,战斗力最强,北洋水师损失的四条舰船全要记在他们账上

事后,美国海军上校,《海权论》作战马汉,对日本第一游击群的战术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次骑兵对炮兵式的打法。

好了,今天关于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黄海舰队阵容搭配图表大全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