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英雄阵容搭配
- 游戏攻略
- 2024-09-19
- 62热度
对于宗室英雄阵容搭配的问题,我有一些了解和研究,也可以向您推荐一些专业资料和研究成果。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西汉时期,李氏家族有几位将军,其中最著名的是孙子和孙。他们都是当今世界赫赫有名的名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至少,皇帝没有给他们很多封号。
这位长者就是李广,被后人称为费将军。他的出身不同于常人。他出身门下,家里世代学射箭。公元前166年,由于匈奴军队入侵,李广凭借家世从军。因为擅长骑射,所以经常杀匈奴,拿下他们的人头。很快他就想到了汉中郎。在一次与皇帝的旅行中,他与野兽搏斗,获得了汉文帝的称赞。他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刘邦的时代,他一定会赢得万户侯。韩晶皇帝登基后,被任命为上尉。直到汉武帝登基,才任命小琪为大将军,率领军队攻打匈奴。有一次因为寡不敌众,打不过匈奴。然后李广假死,趁机逃跑。之后被任命为太守,与匈奴军队对峙,屡战屡胜。由于他的勇敢,匈奴人有点害怕,他们称他为费将军。只要他守着它,很多年都不敢入侵。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将军因第一次迷路不能参加战斗而自惭形秽,认罪死罪。
他死后,李氏家族中还出现了一位将军,那就是李陵。他很小就学会了骑马和射击。因为性格好,受到大家的好评,口碑很好。连汉武帝都说自己有李广将军的风范。虽然他在以后与匈奴的战斗中取得了许多胜利,但他们无法改变这种局面。本来他率领5000步兵进攻匈奴大本营,却遭到敌人主力的攻击,最终全军覆没,甚至自己也被俘虏。因为在一次战争中战败,受到汉武帝等官员的唾骂,一代名将不得不流落匈奴,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盘点一下李玲写的一些诗。
我们都知道李陵的军职,家世,李广将军的第一个孙子。他本人从小就擅长骑射。他之前虽然英勇作战,但是因为一次战败,投降了匈奴,后人对此的评价是有争议的。所以很多人都忽略了李陵在文学中的特殊地位。事实上,在文学作品中,李陵就是那些悲伤人物的典型形象。他曾写过苏李诗,是诗歌的经典,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这组诗的真伪,后人一直有争议。另外,传说他写的是答苏武书,这篇文章的真实性还有疑问。唯一能确定的是汉书中的别歌。
苏轼,苏武和李陵的合称,记载了两人许多五言古诗。现存诗10余首,出现于文选年,是比较完整的一组。通常,我们指的是李肃的这组诗。
“血肉,枝叶.叙利亚的生活。”描述两人感情很好,是兄弟,却无奈分两地,李玲说很难过,恩情永远不会忘记。
“黄鹂离得很远.把孩子都送走。”李陵将与朋友分离,从此与万里分离。他能听到的只有李庆生的声音,他在感慨,在感叹。一想到她最好的朋友不能回来,李玲就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世人对李陵的诗评价很高,认为是上品。杜甫曾经说过,他认为他们的诗是我的大师。那些诗虽然在六朝以后被怀疑为伪作,但并不影响李陵的诗对后世的影响。虽然疑似六朝人之作,但也反映了当时五言诗歌的地位。
李陵碑典故介绍
杨家府演义年有记载,吴家窑镇有两座建筑,一座是苏武庙,有人称之为醴陵庙,一座是李陵碑。他们都认为这些建筑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然而,这些遗址的建造日期仍然是个谜。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能靠考古学家推测。
还有一个关于李陵碑的故事。在宋朝,我们的宋军在金沙滩与契丹军队作战。宋军的元帅是潘美,一个将军是杨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提出诱敌深入,希望元帅能采用这种战术,但被潘美多次拒绝,反而命令他硬拼。杨业不得不接受命令,但他希望宋军的主力在陈家谷与他会合,但潘美非常不合作。看到契丹军队后,他逃跑了。结果战斗中的杨业缺乏支援,陷入绝境,最后被俘,却绝食而死。在京剧中,为了表现杨业不屈的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他被李陵碑杀死了。这种艺术表现手法虽然经过了一系列加工,有些夸张,但更能表现悲剧主人公。
李陵碑的老师李陵也面临着和杨业一样的处境。他也无法得到李广利的支持,最终在战场上被俘。但缺少了杨业的毅力,他选择了自杀,却选择了另一种活着的行为,那就是投降。也许在部队里,这种情况死了比活着更让人敬佩,但是谁生来就不怕死呢?因此,杨业撞向李陵碑才是真正的英雄。
项羽、刘邦、曹操、岳飞谁是枭雄、英雄、奸雄、猛将。请说明理由!
枭在古代是借东西不还的意思,有点无赖的意思。刘邦无赖出身,当上君王必定是枭雄,其实刘备也是枭雄。英雄是光明磊落、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而项羽的一生就重义气,有豪气,又光明磊落,所以项羽英雄。奸雄是曹操,曹操为人奸诈却不乏睿智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故为奸雄。岳飞是将军,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行事也光明磊落,可以是英雄。而猛将是像张飞关羽这些比较合适
原神2.2莫娜培养攻略莫娜阵容搭配推荐
原神莫娜是游戏中的一个强力输出英雄,2.2版本莫娜如何选择武器圣遗物?莫娜怎么配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原神2.2莫娜培养攻略
莫娜作为开服以来的普池五星角色,在同期主C角色经历强度更迭之后,莫娜作为辅助仍然活跃在一线队伍中,是典型的酱香型角色,在不同队伍中因其作用不同配装也有所区别。本期就来谈谈莫娜作为辅助的强大实力以及核爆莫娜的玩法和配装。
加伤能力分析
莫娜的加伤能力来源多样,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
1、大招命定星轨的60%增伤:
莫娜最主要的加伤能力,增伤以DEBUFF(负面效果)的形式施加在敌人身上,但在伤害计算时却属于角色的增伤区。莫娜大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用泡影包裹敌人,对中小体型敌人有控制效果。该阶段在不主动打破泡影的情况下,最长可持续8S。特别要注意的是大招的60%增伤效果在该阶段就已生效,和技能描述文本有些微出入。主动打破泡影或8S后,敌人将受到一次气泡破裂伤害,此时敌人脱控并受到星异效果,继续受到60%增伤效果影响,持续5S。
由于几乎所有伤害性技能或者一些带有“气压”的技能都能很轻易的打破泡影,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或者原地发呆,莫娜大招的第一阶段几乎是不存在的,换句话说泡影一般都是瞬间破裂的。那么莫娜大招的增伤就只有泡影破裂后的短短5S时间,和其他辅助比起来属实不够看。但是如果将敌人冰冻起来,泡影即使在敌人受到伤害后也不会破裂,如果能一直维持冰冻状态,泡影将一直维持最长8S时间,那么总增伤时间将长达8+5=13S。当然如果敌人中途一旦脱离冰冻状态并且受到伤害,泡影会立即破裂,因此如何持续维持好冰冻是玩好莫娜的关键。
长时间冰冻需要不断的补充水冰元素,冰元素主要靠冰系角色或者风系角色染冰,获取较容易暂且不谈,水元素在队伍中只有莫娜时需要特定手法才能维持5S左右的第一阶段冰冻状态。这涉及莫娜EQ的上水机制等下再展开。如果队伍中除了莫娜,还有行秋这样的脱手水角色,那么泡影阶段可以轻松维持到8S后自然破裂,如果有万叶、温迪这样的脱手风系角色,也可以将其大招染成水,这样也能提供大量水元素,但这样往往会打破队伍技能循环安排,特别是莫娜携带讨龙时,技能将很难安排。值得一提的是钟离的每一下共鸣伤害都能碎冰,阿贝多的每一下E伤害也会碎冰,因此冰冻队里不要带钟离、阿贝多。
鉴于以上原因,莫娜凭借范围上水、长时间增伤以及和冰队队的绝佳适配性,成为了冰队优秀的上水角色。目前冰冻队的主力角色都是T0级的输出角色,比如神里绫华和甘雨,使得冰冻队的队伍整体强度很高,莫娜也因此有很高的出场率。
2、武器讨龙英杰谭48%加攻:
让莫娜之后下一个出场角色可获得48%加攻效果,持续10S,CD 20S。虽然只能给一个角色加攻,但48%加攻数值给的很高,队伍中的主要伤害来源往往是单个角色,这些都掩盖了讨龙的劣势。至于是带讨龙让莫娜打纯辅助还是带五星武器或者流浪乐章让莫娜打小核弹,取决于队伍中吃到讨龙效果的主C够不够强力,目前对神里、甘雨来说,莫娜携带讨龙对队伍整体收益更大。
3、圣遗物宗室套和千岩套20%加攻:
两者都能为队伍提供20%加攻,持续时间上宗室套更长,且宗室套对莫娜大招也有20%的增伤效果。但是宗室套队伍中只能带一套,如果有其他辅助角色携带了宗室套,莫娜就要考虑带千岩套了。
4、莫娜一命效果:
对处于星异状态下的敌人(也就是泡影破裂后的5S),感电反应造成的伤害提升15%,蒸发反应造成的伤害提升15%,水元素扩散反应造成的伤害提升15%,冻结反应的持续时间延长15%。对冰冻队提升很小,对蒸发反应有一定提升,该提升属于反应区提升,不是增伤区。另外莫娜自身打核爆时吃不到一命效果。
5、莫娜四命效果:
队伍中所有角色攻击处于星异状态下的敌人时,暴击率提升15%。虽然文本描述是处于星异状态下的敌人,实测泡影未打破前就有暴击率提升效果,无论是冰冻队还是蒸发反应都是不错的提升。
下图的数据可以让大家对莫娜的加伤能力有更直观的了解。
莫娜的上水机制
莫娜的上水机制关系到其在冰冻队的手法和自身打核爆时的手法,虽然稍微有点复杂,但建议仔细阅读。
莫娜的上水来源有三,普攻重击、E和Q。其中普攻可简单理解为大约2S上一次弱水,重击无上水CD,每次重击均可上弱水。由于莫娜普攻重击伤害感人,一般都是莫娜EQ释放完毕后让队伍中的主C站场输出,因此上水的重任在于E和Q。E技能的第1、4、5次伤害能够上弱水,Q技能在施放时(大招动画结束时)上一次弱水,泡影破裂时再上一次强水。由于E技能的2、3次伤害不上水,此时如果没有其他水元素补充,敌人会因为水元素不足而脱离冰冻状态。如果队伍中只有莫娜有上水能力,就要使用Q技能的第一下上的弱水来填补这个上水真空期,以长时间维持冰冻状态,也就是说释放技能时一定要按照EQ的顺序释放。
我们模拟下实战流程:
莫娜释放E,敌人先被E第一下上弱水,冻结持续2.7S,在此次冻结结束前Q的第一下上的弱水会延长冻结时间,然后这次冻结时间会再次被E的第四第五下上的弱水延长冻结时间。接着解冻后触发Q的第二次上的水,再冻结2S左右(本来这下强水应该能维持4S左右的冻结时间,但由于冰冻递减机制,敌人的冻结时间会缩短)。如果只靠E上水,E的第一和第四下上的水之间间隔过大,会解冻从而提前触发Q的第二下,因此需要后置Q的第一下上水来填补这个间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神里绫华等近战角色有卡肉机制,可以通过不断近战攻击处于冰冻状态下的敌人来延长冰冻时间,这和延长钟离的大招石化时间是一样的机制。
清楚了莫娜在冰冻队的手法,再来讲讲莫娜自身打核爆时的手法。前文刚讲过Q技能在施放时(大招动画结束时)上一次弱水,泡影破裂时再上一次强水,但其实泡影破裂时再上一次强水是有条件的,必须距离第一次上的弱水2S以上才能上强水,否则会因为间隔过短不能上水。换句话说莫娜泡影破裂的伤害不能触发蒸发反应,也就是哑火核弹。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看莫娜核爆视频时,莫娜会站在班尼特圈里大约2S后再切班尼特出来E触发莫娜核弹。这里除了要等待2S,一定注意要让莫娜站在班尼特圈里,直到快到2S后再切班尼特出来,否则莫娜会吃不到班尼特的大招加攻效果。
同样我们来模拟下实战流程:
莫娜 砂糖 班尼特 讨龙可莉
可莉放在队伍一号位,然后切莫娜吃到讨龙书效果,莫娜潜水到敌人附近出水,为敌人附加水元素,砂糖E减水抗并触发两个加精通被动效果,班尼特Q(如果是多个敌人的话,砂糖的E不能消水,需要班尼特QE一起为敌人附加火元素,单个敌人的话砂糖E就能消除水元素,班尼特只要Q就能附加火元素)。注意,这里一定要为敌人附加火元素,否则后续莫娜Q的第一次上水会为敌人附加水元素,从而导致后面班尼特E无法为敌人挂上火元素,敌人身上没有火元素,莫娜自然就不能触发蒸发了。班尼特Q或QE后,莫娜释放Q,莫娜Q的第一次上水会消除班尼特上的火,此时敌人处于无元素附着状态。然后莫娜不急着下场,要站在班尼特圈中2S不到一点,紧接着切班尼特出来立即E给敌人上火,同时瞬间班尼特E打破泡影触发莫娜的泡影破裂伤害,该次伤害上水和班尼特为敌人附加的火元素反应触发蒸发,打出核弹。
配装
莫娜不同玩法配装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按下列推荐配装。
队伍无人带宗室:比如双冰莫万,莫娜优先宗室
核弹莫娜:流浪乐章 天空之卷 宗室+乐团,精通沙
半辅半C莫娜:比如温莫甘班,五星武器/流浪乐章,充能套,攻击沙/充能沙,水伤杯/攻击杯,暴击头,如果攻击沙则副词条堆叠5条左右充能
纯辅助莫娜:讨龙,宗室套/千岩套 充能沙
阵容搭配
冰冻队:
神里、甘雨/罗莎莉亚/凯亚、莫娜、万叶
甘雨、莫娜、万叶/温迪、班尼特
目前极其强势的冰冻队,搭配莫娜可以达成冰冻队的最高伤害,特别是神里爆发伤害高,能够在莫娜冰冻时间内打出大部分爆发伤害,适配性很高。
物理冰冻队:
物理刻晴、罗莎莉亚/甘雨、行秋、莫娜
搭配行秋和莫娜两人一起挂水,最大化莫娜的增伤效果持续时间。输出时一定要注意刻晴释放E触发超导的时机,不要打破冰冻状态。
莫娜自身核爆队:
莫娜、班尼特、砂糖、讨龙可莉
讨龙可莉一号位,莫娜潜行上水,砂糖E减抗加精通,班尼特根据敌人数量Q或者QE,莫娜Q,等待2S,切班尼特E触发核弹。
莫娜公子双核爆:
莫娜、达达利亚、砂糖、班尼特
双核爆阵容,莫娜、达达利亚两人都能吃全砂糖、班尼特的加伤效果,队伍整体伤害上限更高。
莫娜潜行上水,砂糖E减抗加精通,班尼特Q(如果是单目标的话Q没有蒸发,双目标的话班尼特Q蒸发,并且需要补一下E上火),莫娜Q,等待2S,班尼特普攻触发莫娜核弹+E上火(非6命班尼特采用两段E),公子远离敌人开E近战Q
胡桃蒸发融化队:
胡桃、行秋、莫娜、甘雨
利用行秋提供的大量水元素保底蒸发和避免敌人身上挂上火,莫娜提供增伤,甘雨提供冰元素周期性冻结敌人,从而让大部分胡桃重击伤害都能吃到融化反应。该阵容由于无法持续维持冰冻状态,莫娜大招增伤时间只有5S多点,但莫娜可以携带讨龙书、宗室套/千岩套以及命座效果作为一个强力辅助,由于胡桃爆发期短,莫娜的5S增伤也能覆盖大半个爆发时间。胡桃的生存主要靠自身大招和行秋的大招减抗回血以及长时间的间歇性冰冻。
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译文
梅煮酒论英雄的译文
我来答有奖励共1条回答
小新第三8Tv
2016-05-11
一日,关羽、张飞不在,玄德(就是刘备)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带了数十个人到菜园里对刘备说:“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有甚紧事?”许褚说:“不知。只教我来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吓得玄德面如土色。曹操拉着玄德的手,走到后园,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啊!”玄德听了才放心,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才不渴。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经设还好杯盘:盘里放置着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滚滚,聚雨将至。随从遥指天外的龙挂,曹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曹操说:“使君知道龙的变化吗?”玄德说:“愿闻其详。”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玄德说:“我见识浅薄,怎么认得出谁是英雄呢?”曹操说:“不要太谦虚。”玄德说:“备得到陛下的恩宠和庇护,得以在朝为官。天下的英雄,实在是没有见到过啊。”曹操说:“既然没有见到过,那也听过他的名声吧。”玄德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玄德说:“河北的袁绍,祖上连着四代都在朝中作三公这样的高官,家门中有很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这个人色厉胆薄,好计谋却没有决断;干大事却爱惜性命,看见小利却忘不顾性命: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不是英雄。”玄德说:“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是个英雄吗?”曹操说:“孙策借着父亲的威名,不是英雄。”玄德说:“益州刘季玉,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就是皇亲),却只能是守家产的狗而已,怎么能称做英雄呢!”玄德说:“那张绣、张鲁、韩遂等人又怎么样?”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玄德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做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自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曹操)两人而已!”玄德听到这句话,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不禁掉在地上。这时正好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玄德才从容的低头拿起筷子和勺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指筷子和勺子掉在地上)。”曹操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玄德说:“圣人听到刮风打雷也会变脸色,何况我怎么能不怕呢?”将听到刚才的话才掉了筷子和勺子的缘故轻轻的掩饰了过去。曹操才不怀疑玄德。后人有诗称赞(刘备)说:“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21
三国神将明星正版手游,三国神将卡牌手游
上海创文信息技术有..广告?
烧脑游戏新版本「攻城三国」官方下载!
2020三国SLG手游巨作「攻城三国」高度还原三国战场,武将自由进阶!「攻城三国」坐骑后宫美女齐助阵,打造属于你的三国!。
广州游城网络科技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青梅煮酒论英雄 译文
刘备问:“袁术拥有淮南,兵广粮足,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摇了摇头。 刘备又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他们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不停地摇头。 刘备又问:“袁术的堂兄袁绍,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济济,应该算得上一个英雄吧?” 曹操说:“袁绍看上去厉害,其实胆子很小。虽然他有很多聪明的谋士,可他自己却欠缺一个***应有的决断能力。像他这种人啊,干起大事来总是不愿意付出,见到一点小利益却又不顾危险,不算是什么真英雄。” 那么,究竟谁能够称得上当世英雄呢?曹操用手指向刘备,然后又指指自己,说了一句令人莫名惊诧的话,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刘使君和我曹操两个人罢了。”
93 浏览27022017-12-16
青梅煮酒论英雄英文翻译
额,应该是这样吧:green MEI boil wine discuss hero. _____HAOREN
浏览1557
( )青梅煮酒论英雄
当然是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啦 在袁术临死前不久,曹操有一段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佳话。酒至半酣,二人遥看天上变幻的风云,好像神话中传说的龙一样奇妙。曹操感叹地说:“龙这种东西,好比世上的英雄。使君啊,你来说说看,当今世上,有谁能够称得上英雄?” 刘备问:“袁术拥有淮南,兵广粮足,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摇了摇头。 刘备又问:“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江东的孙策,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他们算得上英雄吗?” 曹操不停地摇头。 刘备又问:“袁术的堂兄袁绍,虎踞河北,麾下人才济济,应该算得上一个英雄吧?” 曹操说:“袁绍看上去厉害,其实胆子很小。虽然他有很多聪明的谋士,可他自己却欠缺一个***应有的决断能力。像他这种人啊,干起大事来总是不愿意付出,见到一点小利益却又不顾危险,不算是什么真英雄。” 那么,究竟谁能够称得上当世英雄呢?曹操用手指向刘备,然后又指指自己,说了一句令人莫名惊诧的话,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他说:“当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刘使君和我曹操两个人罢了。” 第一个将“使君与操”并论的人,其实就是曹操自己。 那时候各州的刺史、州牧,都被人们称为使君,并不是人们对刘备专用的尊称。刘备曾经代理过徐州的行政长官,后来曹操又以大汉王朝的名义,任命他为豫州牧。但这个豫州牧,好像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衔。曹操所称的使君,指的就是名为豫州牧的刘备。 曹操为什么会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呢?要知道,当时曹操与刘备在实力上的差距,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曹操名义上是大汉王朝的丞相,事实上却是大汉王朝的军委主席。为了“挟天子而令诸侯”,他的军事委员会已经彻底架空了汉献帝的中央政府;而刘备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两个兄弟之外,并没有任何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力量,有什么资格被称为英雄呢? 这是因为,尽管刘备只是一个空头的豫州牧,在他身上却有着一种神奇的领导力,以至于他总是能够赢得人们的好感、尊敬和追随。
207 浏览5395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刘备不但有英雄之志,而且有英雄之气。《三国演义》读多了,总认为刘备是个忍气吞声的窝囊废,其实不然。实际上,刘备也是个豪气冲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的时候。比方说那个“督邮”,就是刘备打的,不是张飞打的。当然,由于势力小处境差,常常要投靠他人,刘备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笑傲江湖”。同样,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斗争的需要,刘备沉默寡言(少语言),不动声色(喜怒不形于色),不像曹操那样高谈阔论,眉飞色舞,肆无忌惮地表现出英雄本色。但这不等于说刘备就不是英雄。在他那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甚至忍气吞声的背后,仍然荡漾着一股英雄气。这种英雄气不是表面上的,而是骨子里的。 刘备有英雄之气,是因为他有英雄之魂。这个“魂”,表现为他的坚忍不拔。前面说过,刘备起兵以来,一直不顺,可以说是人不窝囊事窝囊,几乎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但我们何曾见过他垂头丧气?只见他屡败屡战。他先是参加讨伐黄巾军的战争,当了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安喜尉,结果被自己一顿鞭子打没了。后来因为和黄巾军打仗“力战有功”,好不容易熬到一个正县级的高唐令(其间丢官一次),又被黄巾军打败,只好去投靠公孙瓒。碰巧陶谦病故,托他代理徐州,却又被吕布驱逐,只好去投靠曹操。以后,又投靠过袁绍和刘表。可以说,赤壁之战前,刘备一直寄人篱下,而且频繁地更换投靠对象,不断地在敌我友之间周旋。换了别人,尤其是那些以英雄自许的人,恐怕早就不耐烦了,甚至早就自杀了。然而刘备却一直隐忍了下来。他甚至短时间地依附过吕布。《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说,当时吕布的部下也看出刘备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便对吕布说,刘备“反复难养,宜早图之”。可惜吕布不听,后来果然死在刘备手上。但是,换一个立场,所谓“反复难养”,不正说明刘备有英雄之志和英雄之魂,因此才不会长时间地甘居人下吗? 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也有英雄之义。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袁绍对刘备有一个评价:“刘玄德弘雅有信义。”这个评价,应该说是准确的。袁绍到底是袁绍,他也并非总是看不清问题。但这个评价,和前面的说法是矛盾的。一个“反复难养”的人,难道可以说是“弘雅有信义”吗?其实这要看对谁。对于投靠对象,刘备确实“反复难养”;对于依靠对象,刘备就“弘雅有信义”了。为什么呢?就因为刘备是一个有英雄之志的人。有英雄之志,就不会甘居人下,也必须不断地调整策略,寻找机会,因此“反复难养”。同样,有英雄之志,就必须团结同志,凝聚力量,也就必须“弘雅有信义”。其实,我们只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关羽和张飞,可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刘备呢?不但一无所有,而且半生坎坷,很长时间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然而这两个人却一直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忠贞不渝,至死不悔,关羽甚至还来了个“千里走单骑”。为什么?就因为刘备“弘雅有信义”。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三个人“寝则同床”时,他们的太太在哪里? 刘备是英雄,关羽和张飞看出来了,后来诸葛亮也看出来了,曹操不会看不出来。因此可以相信,曹操确实说了“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也许曹操不该把这话当着刘备的面说出来,因为这等于说“和我争天下的就是你”。但这可以理解为不够稳重,也可以理解为火力侦察,或敲山震虎。意思是咱们俩谁也别装孙子。咱俩谁也不必谁更傻,或谁也不比谁更聪明。果然,刘备再也装不下去,找个机会就逃之夭夭了。 刘备跑,不难理解;曹操放,就匪夷所思。《三国演义》那个“巧借惊雷来演饰”,曹操不再怀疑的说法是靠不住的。曹操没有那么好骗。可能的原因是,曹操这时还不是奸雄。到了晚年,他可是大开杀戒,杀了许多不该杀的人,包括人品一流的崔琰和智慧一流的荀彧。也可能这时曹操还需要做容人状,不肯没有正当理由就杀人。据《三国志?武帝纪》,刘备前来投靠曹操时,曹操的谋士程昱曾劝曹操把刘备“处理掉”。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从程昱的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刘备确实是英雄)曹操的回答则是“方今收英雄之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曹操虽然看出刘备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英雄之魂,英雄之义,却也很清楚他并没有用武之地,而一个没有用武之地的英雄是不能真正算作英雄的,也是用不着过于防范的。因为这样的人一时半会还成不了气候,不如等到师出有名的时候再来收拾他。 前两种可能,似可以解释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后一种可能,则似可以解释曹操为什么放了刘备。于是,出于一念之差的疏忽,曹操铸下大错。说起来,这也是人算不如天算。因为不但曹操,就连刘备自己也没有想到,就在青梅煮酒的八年之后,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从山林中走出,成为刘备的总参谋长,并帮助刘备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刘备咸鱼翻身了。他不但有了根据地,而且地盘越来越大,最后竟然与曹操和孙权形成鼎足之势。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恐曹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闻之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
3 浏览30283
青梅煮酒论英雄 急!!!
1.望梅止渴 2.籍:借的意思,惟:只有 3.刘璋不思进取,只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没有大志向。 4.隐忍,厚积薄发。英雄可以不问出身,但要有志向。 5.刘备本来想韬光养晦,不料曹操有识人之才,被他发现自己的鲲鹏志向,不由一惊。 6.曹操是一个眼力独到,英雄惜惜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6 浏览972
精彩推荐
VIPKID青少儿英语_纯正北美外教_适合4-15岁
VIPKID国内知名教育品牌,拥有7万+纯正北美外教,全英文学习环境,国际化教材,互动式课堂,让孩子全面提升英语水平,学好英语,赶紧来VIPKID!
北京大米未来科技有..广告?
VIPKID青少儿英语_刘涛推荐_0元限时抢购
VIPKID专注青少儿在线英语教育,严选优质北美外教1对1互动教学,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让孩子爱上学英语,赶紧注册免费领取试听课吧!
北京大米未来科技有..广告?
男军人的老婆叫军嫂,那女军人的老公应该叫什么
曾几何时,解放军宣传机构为了提升男军人的配偶的社会知名度,推出了“军嫂”一词,而且在这十几年一直流行
热议621回答
哪位女星让你有“惊艳”的感觉?
惊艳的实在是太多了,杨颖就是在《跑男》之中的形象,还有和祖蓝的**之中的天使宝贝的形象,让我眼前一亮
6055浏览197回答
著名艺术家严顺开上海病逝 他是内地出征戛纳第一人
2017年10月16日,著名艺术家严顺开去世,享年80岁。严顺开,1937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著名演员。
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滑稽剧团任演员,1981年初
1594浏览15赞
牧羊犬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聪明的倩儿
为什么都说吴彦祖长得帅?
吴彦祖长得是很帅气的,而且很敬业,很正能量,很顾家,对老婆孩子都很好。在这个娱乐圈话题绯闻的年代,长
846浏览15回答
章子怡在**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说章子怡在中国**圈内是“大神”一样的存在估计没有人会反对吧。不光是中国的**圈,在世界**圈的演员
2190浏览42回答
为什么菌中毒才是云南人一生的高潮?
又到了云南人(及前往云南的外地人)“自寻死路”的时节。
一年一度的吃菌(jie r)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据说,每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因吃菌中过毒的朋友。
吃菌子一向是一件既危险又幸福的事情,每
1.9万浏览129赞
大家好,**《无双》,里面的画家是郭富城自己吗?真正的画家不是周润发,而是郭富城吗?
从**《无双》的片尾闪回可知,在警察面前口述犯罪经过的帮凶李问,正是假美元制造团伙的大BOSS“画家
1985浏览18回答
为什么说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
笑笑科普
结婚之后,真的每家都会有婆媳矛盾吗
我觉得这是大部分家里都存在的问题。因为毕竟两个人从认识到结婚需要一个过程,而他与对方家庭融合在一起,
4771浏览465回答
英雄联盟凯南带什么符文好? 给一两套方案来 谢谢 符文名要全名.....你懂得
范泰(355-428) 南朝宋大臣、学者。字伯伦,顺阳人,范晔之父。撰有《古今善言》二十九篇,文集二十卷,皆佚。
刘裕(363-422) 南朝宋建立者,420-422年在位。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徙居京口。幼年家境贫寒,贩履为业。谥武帝。
宋武帝 即刘裕。
寇谦之(365-338) 北魏道教徒,字辅真,上谷昌平人。鼓吹儒道合流,被称为“新天师道”。
何承天(370-447) 南朝宋科学家。东海郯人,精通天算之术,曾推算出圆周率为3.1428;坚持观察天象四十年,制成《元嘉历》,废除平朔,改用定朔。
拓跋跬(371-409) 北魏建立者。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皇始三年定都平城,即帝位。晚年精神失常,为子绍所杀。初谥宣武帝,改谥道武帝。
魏道武帝 即拓跋跬。
裴松之(372或360-451) 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人。元嘉间奉诏注《三国志》,注文内容超出原书数倍,开注史新例。
王镇恶(373-418) 南朝宋将领。北海剧人,前秦王猛之孙。
崔宏(?-418) 北魏大臣,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关东著名士族。明元帝时,拜天部大人,进爵白马公。
孔灵符 南朝宋官吏。会稽山阴人。历任南郡太守、郢州刺史、丹杨尹等职。
傅亮(374-426) 南朝宋大臣。字季友,北地灵州人。助刘裕受禅夺权,少帝时升中书监、尚书令、护军将军;文帝时任左光禄大夫,身居宰辅。元嘉三年为文帝所杀。原有集三十一卷,已佚,明人辑有《傅光禄集》。
到彦之(?-433) 南朝宋将领。字道豫,彭城武原人。文帝时曾任护军将军。
颜延之(384-456) 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琊临沂人。文词显于当世,与谢灵运齐名。原集已散佚,今存《颜光禄集》系明人辑本。
谢灵运(385-433) 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人。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原集已佚,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檀道济(?-436) 南朝宋将领。高平金乡人。官至征南大将军、司空。遭忌被杀。
沈庆之(386-465) 南朝宋将领,字弘先,吴兴武康人。官至镇北大将军、侍中、太尉。曾公开指斥士族崇尚空谈。后为前废帝刘子业所杀。
王玄谟(388-468) 南朝宋将领,字彦德,太原祁人。官至车骑将军,南豫州刺史,加都督。卒于官。
谢晦(390-426) 南朝宋大臣。字宣明,陈郡阳夏人。少帝时领中书令,与徐羡之、徐亮共辅朝政。文帝时封建平郡公。后因谋反被杀。著有表檄三篇及《悲人道》、《续世基诗》等。
游雅(?-461) 北魏官吏。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不勤著述,为人自负,好议人长短,曾陷害儒者陈奇,致奇遭族诛。
刁雍(390-484) 北魏官吏。字淑和,渤海饶安人。尚文好武,著有诗、赋、论、颂、杂文百余篇。笃信佛教,著《教诫》二十余篇。
高允(390-487) 北魏大臣、学者。字伯恭,渤海蓨人。好学,常担笈负书,千里就学。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前后历五帝,身居要职五十余年。有《左氏解》、《公羊释》及《算术》三卷。皆佚,明人辑有《高令公集》。
张伟 北朝官吏。字仲业,太原中都人。通经籍。曾奉命出使酒泉,官至平东将军,封建安公。
范晔(398-445) 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小字塼,顺阳人。博涉经史,善文章,通音律。撰《后汉书》纪传九十篇,附以“论”、“赞”。梁刘昭补入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并为作注,北宋时合刊行世。
刘义庆(403-444) 南朝宋大臣、文学家。京口人。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袭封临川王。著有《世说新语》八卷。梁刘孝标曾为注解,今本系北宋晏殊整理。
崔浩(?-450) 北魏大臣。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人。关东著名士族崔宏之子。曾注释五经,制定《五寅元历》。以三朝元老受封为东郡公。
鲍照(405-466)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东海人。曾为临海王子顼前军参军,在凉州为乱军所杀。所作乐府诗写边塞战争和征夫戍卒之情景,七言乐府对后世影响尤大。代表作为《行路难》十八首。有《鲍参军集》。
柳元景(406-465) 南朝宋大臣、将领。字孝仁,河东解人。官至尚书令。
刘义隆(407-453) 南朝宋皇帝。424-453年在位,史家称为“元嘉之治”。小字车儿,生于京口,刘裕第三子。后为子劭所杀。谥文帝。
宋文帝 即刘义隆。
拓跋焘(408-452) 北魏皇帝。423-452年在位。小字佛狸,鲜卑族人。拓跋跬之孙。后来宦官宗爱所杀,谥太武帝。
魏太武帝 即拓跋焘。
戴法兴(414-465) 南朝宋权臣。会稽山阴人。前废帝时弄权卖势,民间有“法兴为真天子”之说。后被赐死。
臧绪荣(415-488) 南朝齐史学家。东莞莒人。自号被褐先生。屡征不仕,潜心著述,成《晋书》一百卷,为唐初官修《晋书》之主要依据。
盖吴(418-446) 北魏关中人民起义首领。北地卢水胡人。太平真君六年起兵反魏,自称天台王,后改称秦地王。在作战中中矢负伤,为部下所杀。
袁粲(420-477) 南朝宋大臣。字景倩,陈郡阳夏人。顺帝时任中书监、司徒。后谋诛萧道成被杀。曾仿嵇康《高士传》,作《妙德先生传》以自喻。
萧道成(427-482) 南朝齐建立者,479-482年在位。字绍伯,南兰陵人。废宋顺帝准,自立为帝,改国号齐。谥高帝。
唐寓之(?-486) 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富阳人。永明三年聚众起义,称帝,国号吴,改元兴平。后遭禁军镇压,被杀。
祖冲之(429-500) 南朝宋齐间科学家。字文远,范阳遒人。博学多才,尤擅历数,首次把圆周率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余年。撰《缀术》六卷,唐朝国学定为数学课本。制定《大明历》,并制造指南车、千里船等多种机械。精通音乐,涉猎儒道典籍,著《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均早佚。
禇渊(435-482) 南朝宋齐间大臣。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文帝婿。宋时任吏总尚书、尚书右仆射、中书令、护军将军等职,与袁粲共辅苍梧王。后助萧道成代宋建齐,封南康郡公,任尚书令。时人讥之无节操:“可邻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彦回生。”
沈约(441-513) 南朝梁大臣、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后以触怒受谴,忧郁而卒。首创“四声”之说,与谢朓等人开创“永明体”,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撰有《宋书》一百卷。另有《晋书》、《齐纪》、《四声谱》等,均散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冯太后(442-490) 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人。前后临政二十五年之久,孝文帝前期改革多由她主持,巩固了北魏王朝统治。谥文明太皇太后。
韦睿(442-520) 南朝梁将领。字怀文,京兆杜陵人。官至左卫将军、雍州刺史等职。晚年居家,以经始教授子弟。普通元年迁侍中、车骑将军,未拜病卒。
李安世(443-493) 北魏大臣。赵郡人。曾于相州刺史任上,设计弹压广平豪强李波及子侄三十余人。后以病免官。
孔稚珪(447-501) 南朝齐官吏、诗人。《南史》作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人。官至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博学好诗文,嗜酒,辄饮七八斗。不乐世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其文工丽诙谐,诗以《白马篇》较著名。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李冲(450-498) 北魏大臣。字思顺,陇西狄道人,历任内秘书令、中书令、尚书仆射等,颇受冯太后、孝文帝倚重。曾主持营建洛阳新都。
范缜(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间思想家。字子真,南乡舞阴人。曾任宜都太守、晋安太守、尚书左丞等职。发展汉魏以来朴素唯物论观点,于天监六年发表著名的《神灭论》,否定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迷信说教。后坐徙广州,起为中书郎、国子博士,卒于官。
范云(451-503) 南朝梁诗人。字彦龙,南乡舞阴人。范缜从弟。八岁能诗,兼善属文,为“竟陵八友”之一。官至尚书右仆射,封霄城县侯。卒于任,诏赠侍中、卫将军。原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诗四十余首,以《巫山高》、《别诗》较为有名。
江斅(xiào 452-495) 南朝宋齐间士族贵戚。字叔文,济阳考城人。宋文帝外孙,孝武帝女婿。历宋、齐两朝。
陶弘景(452或456-536) 南朝齐梁间道教徒、医药学家。字通明,丹杨秣陵人。萧梁时进献图谶,为梁武帝所重,时有“山中宰相”之称。撰有《真诰》二十卷,被目为道教经典。兼通阴阳五行、天文地理、风角星算、文学书法。撰《本草经集注》,录药物七百多种。另有《肘后百一方》等,多散佚。
曹景宗(457-508) 南朝梁将领。字子震,新野人。天监五年班师回朝,武帝设宴,即席分韵赋试。因武夫不得韵,固求之。武帝予“竞”、“病”二韵,立就一首:“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后迁侍中、中卫将军、江州刺史,赴任途中卒。
萧子良(460-494) 南朝齐宗室大臣。字云英,南兰陵人。齐武帝第二子,封竟陵王。曾于建康广集才学之士,抄五经百家,编成《四部要略》。后为太孙萧昭业所忌,忧惧病死。有《南齐竟陵王集》。
任昉(460-508) 南朝梁大臣、学者。字彦升,乐安博昌人。历仕宋、齐、梁三朝。以善作表、奏、书、记著称,当世王公表奏、朝廷文诰多出其手。与沈约并称“沈诗任笔”。藏书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为三大藏书家。著有文集三十四卷并《地记》、《杂传》近四百卷,均佚。明人辑有《任彦升集》。
谢朓(464-499) 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世称“小谢”,以别于谢灵运。竟陵八友之一。为徐曾任宣城太守、南海太守、尚书礼部郎,后为徐孝嗣构陷,下狱死。所著诗文甚多,其诗平仄协调,音韵铿锵,词采华丽,对仗工整。原有集二十卷,已佚。明人辑有《谢宣城集》。
王肃(464-501) 北魏大臣。字恭懿,琅邪临沂人。王导后裔。卒于扬州刺史任。
丘迟(464-508) 南朝梁官吏、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人。八岁能文。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辑有《丘司空集》,《与陈伯之书》为其代表作。
萧衍(464-549) 南朝梁建立者。502-549年在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人。萧道成族弟,竟陵八友之一。中兴元年自立为帝,建立梁朝。提倡尊儒崇佛,多次舍身同泰寺。侯景作乱,智穷力竭,困饿而死。生前曾招纳文士,辨论佛、儒义蕴,议定“五礼”,合著《通史》。善音乐诗赋,均早散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谥武帝。
梁武帝 即萧衍。
王僧儒(465-522) 南朝梁官吏、学者。以字行。东海郯人。少好学,六岁能文。曾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遍览群书,学识渊博,兼擅书法。与沈约、任昉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左丞集》。
昌义之(?-523) 南朝梁将领。历阳乌江人。萧衍称帝后封永丰侯。曾任军功将军、南兖州刺史、左卫将军、北徐州刺史等职。平生不爱读书,所识不过十字。
刘勰(约465-约532或约470-约539)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字彦和,东莞莒人。曾任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晚年出家,改名慧地,寻卒。所撰《文心雕龙》五十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著作。主张文学作品既应有“风骨”,也要有“文采”。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个标准(“六观”)及其必须具备的修养,系统阐述了先秦以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466或472-527) 北魏水文地理学家。字善长,范阳人。少好学,博览奇书。历任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等职。孝昌三年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所撰《水经注》四十卷,详记水道千余条,旁及城郭、风俗、土产、人物等,对历史地理学有重要贡献。另有《本志》、《七聘》等著述,均早佚。
王融(467-493) 南朝齐文学家。字元长,琅邪临沂人,竟陵八友之一。曾任太子舍人、秘书丞、宁朔将军等,奉武帝命作《曲水诗序》,文藻富丽,为当世称诵。精通声律,与沈约共创“永明体”。后因宫廷斗争死于狱中。原有集十卷,已佚。明人集有《王宁朔集》。
元宏(467-499) 北魏皇帝、鲜卑族政治家。471-499年在位。政事初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太和十四年亲政后,整饬吏治,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汉服代鲜卑服、以汉语代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等。并严厉镇压图谋抗拒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经改革,加强了鲜卑拓跋部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谥孝文帝。
拓跋宏 即元宏。
魏孝文帝 即元宏。
茹法亮 南朝齐权臣。吴兴武康人。曾出家为道士。宋齐间揽权自重,势倾内外。
元禧(?-501) 北魏宗室大臣。字永寿,孝文帝之弟。任太尉,封咸阳王。宣武帝时阴谋举兵反叛被杀。
杨大眼 北魏将领。武都人。以勇武著称。明帝时为荆州刺史,卒于任。
钟嵘(469-518) 南朝齐梁间文学批评家。字仲伟,颖川长社人。所撰《诗品》,品评汉魏以来一百二十多位诗人的作品,为五言古诗作了总结。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如反对堆砌典故、推敲声律、单纯追求形式的倾向,对诗歌创作有积极意义。
陆厥(472-499) 南朝齐诗人。字韩卿,吴郡吴人。好属诗文,五言诗体裁尤为新奇。因父被杀悲恸而死。其文以《与沈约书》较有名。原有集十卷,已佚。今存诗十余首,散见于《文选》及《乐府诗集》。
萧宏(473-526) 南朝梁宗室王。字宣达,南兰陵人。梁武帝弟。封临川王。
崔鸿 北魏史学家,字彦鸾,东清河鄃人。曾修孝文、宣武两朝起居注,所撰《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附序例、年表二卷,颇具史料价值。北宋时散佚,清人有《十六国春秋辑补》。
贾思勰 北魏农学家。撰《齐民要术》十卷九十二篇,综合整理农艺科学文献和汉以来北方农业生产实际经验,分农艺(包括精耕、轮作、育种、绿肥、土壤改良等)、园艺、畜牧、渔业及农副产品加工制造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学著作。《杂说》部分系后人所补。
莫折大提(?-524)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一作莫折太提。秦州羌族人。正光五年举兵起义,称秦王。不久病死,部属由四子莫折念生统领。
破六韩拔陵(?-525) 北魏末六镇起义首领。又作破六汗拔陵,匈奴族。正光四年聚众起义,改元真王。后遭北魏军夹击,下落不明,一说为乱兵所杀。
鲜于修礼(?-526)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义领袖。丁零族,怀朔镇镇兵出身。泰昌二年举兵起义,建元鲁兴。后为混入义军的北魏宗室元洪业杀害。
胡琛(?-526)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敕勒族酋长。正光五年举兵起义,被推为高平王。后为破六韩拔陵部属费律诱杀。
元琛 北魏宗室。字昙宝,孝文帝族弟。袭封河间王。贪暴聚敛,曾于高阳王元雍斗富。远求波斯名马,以银为槽,金为环锁,奢华甚于石崇、王恺。
莫折念生(?-527)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首领。羌族。莫折大提四子。正光五年,大提病死,他统领部众,自称天子,国号秦。后为叛徒杜粲暗杀,全家遇害。
元雍(?-528) 北魏宗室大臣。字思穆,孝文帝之弟。初封颖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生性奢侈豪华,一食至数万钱。后为尔朱荣所杀。
杜洛周(?-528)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义首领。又称吐斤落周。柔玄镇镇兵出身。孝昌元年率民起义,沿用真王年号,后被葛荣所杀。
葛荣(?-528) 北魏末河北人民起义领袖。鲜卑族。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孝昌二年杀叛将元洪业,继领起义部众,自称天子,国号齐。后为尔朱荣契胡武装所杀。
邢杲(?-529) 北魏末青州流民起义首领。河间人。建义元年于北海起义,自称汉王,年号天统。后兵败投降,被杀。
万俟丑奴(?-530) 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领袖。匈奴族人。初为胡琛部属。琛死,代统其部众。建义元年自称天子,建元神兽。后兵败被杀。
阮孝绪(479-536) 南朝梁目录学家。字士宗,陈留尉氏人。所撰《七录》,仿《七略》分类法,将当时所见图书六千二百八十八种,四万四千五百二十卷,分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术技、佛法、仙道七录。已佚。《广弘明集》尚保存五十五部序目。
王筠(481-549) 南朝梁文学家。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七岁能文,十六岁作《芍药赋》。官至太子詹事。以博学善文名重当世。沈约誉之为“当今王粲”。原有集一百卷,已佚。明人辑有《王詹事集》。
萧宝卷(483-501) 南朝齐皇帝。498-501年在位。字智藏,南兰陵人,明帝次子。自幼耽于玩乐,不爱读书。萧衍兵围建康时被杀。和帝立,追谥东昏侯。
东昏侯 即萧宝卷。
陈庆之(484-539) 南朝梁将领。字子云,义兴国山人。屡建战功。封永兴侯,任豫州刺史等职,卒于任。
萧子云(487-549) 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景乔,南兰陵人,齐高帝孙,萧子范弟,十二岁封新浦县侯。官至侍中、国子监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侯景之乱时饿死于显云寺。兼通文史,擅长书法。有《晋书》一百一十卷,《东宫新记》二十卷,另有文集十九卷,皆佚。《晋书》存辑本一卷,诗文散见于《文苑英华》和《广弘明集》。
萧子显(489-537) 南朝齐宗室,史学家。字景阳,南兰陵人。萧道成之孙。历任建康令、中书郎、临川内史、吏部尚书、侍中等。后卒于吴兴太守任。致力史籍撰著,有《后汉书》一百卷,《齐书》(今称《南齐书》)六十卷,《普通北代记》五卷等。唯《齐书》尚存,为二十四史之一。
杨炫之 东魏官吏、文学家。或作阳炫之、羊炫之,北平人。曾任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职。博学能文,兼通佛教经典。所撰《洛阳伽蓝记》五卷,记载北魏时洛阳佛寺园林兴衰梗概,旁及当地人物、风俗、地理及传闻掌故。
尔朱荣(493-530) 北魏末执政大臣。字天宝,秀容川契胡人。曾溺太后、少主,多次镇压牧奴起义。永安三年为孝庄帝所杀。
高欢(496-547) 东魏大臣。一名贺六浑,渤海蓨人。普泰二年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逼走孝武帝,另立孝静帝,迁都邺城。专擅东魏朝政十六年。
苏绰(498-546) 西魏大臣。字令绰,武功人。博览群书,尤擅算术。官至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为宇文泰草拟《六条诏书》,命百官诵习。草成《大诰》,痛遣西晋以来浮华文风。晚年,奉命改定官制,未成而卒。
萧统(501-531)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立为皇太子。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辑《文选》三十卷,上自周代,下迄梁朝,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后病死,谥昭明太子。原集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昭明太子 即萧统。
祖暅之 南朝齐梁间数学家。一作祖暅,字景烁。范阳遒人。祖冲之之子。少传家学,精治《大明历》,并于天监九年正式颁行。首次得出计算球体积的正确公式,先于欧洲约一千年。制成铜日圭、漏壶等精密观测仪器。子祖皓亦传家学,长于历算。
贺拔岳(?-534) 北魏将领。字阿斗泥,神武尖山鲜卑族人。后被侯莫陈悦受高欢唆使所杀。
阿那瓌(guī ?-552) 柔然可汗,可汗丑奴之弟。后被突厥击败自杀。
土门(?-552) 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初为突厥部落首领,受柔然统治。后击杀阿那瓌,建立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
伊利可汗 即土门。
燕都(?-572) 突厥可汗。553-572年为汗。伊利可汗子。继位后称木杆可汗。在位期间为突厥最盛时期。
木杆可汗 即燕都。
室点密(?-576) 西突厥可汗。562-576年为汗。土门之弟。西魏废帝元年自立为可汗,号“十姓部落”。
萧纲(503-551) 南朝梁皇帝。549-551年在位。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人。武帝第三子。癖爱诗文,提倡*艳“宫体诗”,风靡一时。大宝二年为侯景所杀。原集已佚,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梁简文帝 即萧纲。
侯景(503-552) 北朝东魏将领。字万景,鲜卑化羯人。后自立为帝,改国号汉。被王僧辩、陈霸先击败,为部属诱杀。
陈霸先(503-559) 南朝陈建立者。557-559年在位。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人。太平二年封陈王,继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谥武帝。
魏收(506或505-572) 北齐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天保二年奉敕编撰《魏书》,至五年,成一百三十卷。修撰中曾有酬恩报怨及受贿行为,致有“秽史”之称。宋初残缺,现存本经宋人补校。
宇文泰(507-556) 西魏大臣。字黑獭,代郡武川鲜卑人。后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矩为帝,专擅朝政。执政中大占改革,国力日强,为建立北周王朝打下基础。
萧绎(508-554) 南朝梁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人。梁武帝第七子,封湘东王。后于江陵即位。承圣三年兵败被杀,死前将公私典籍七万余卷付之一炬。谥元帝。后人辑有《梁元帝集》。
王僧辩(?-555) 南朝梁建立。字君才,太原祁人。本乌丸氏,属鲜卑族。与陈霸先讨平侯景之乱,拥立萧绎称帝。后为陈霸先袭杀。
庾信(513-581) 北周诗人。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与父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出入宫廷,擅写绮丽诗人,世称“徐庾体”。诗文代表作有《哀江南赋》、《枯树赋》、《咏怀廿七首》等,形成苍劲悲凉的独特风格。原集已佚,后人辑有《庾子山集》。
宇文护(515-572) 北周宗室。字萨保,代郡武川人。宇文泰之侄。恭帝三年废魏帝,立泰子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后杀觉立宇文毓,又杀毓立宇文邕,为邕所杀。
斛律光(515-572) 北齐大臣。字明月,朔州人。高车族。能射飞雕,每射必中,时称“落雕都督”。后以功升太尉,右丞相、并州刺史,又徙左丞相,封清河郡主。因遭后主所忌被杀,灭其族。
萧詧(519-562) 南朝后梁皇帝。字理孙,南兰陵人。萧统第三子,封岳阳王。大定元年杀元帝,代立称帝,史称后梁。
顾野王(519-581) 南朝梁陈时训诂学家、史学家。字希冯,吴郡吴人。七岁能读《五经》,九岁能文,十二岁随父至建安,撰《建安地记》二篇。及长,遍读经史,于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陈文帝时主修梁史。有《玉篇》三十卷,为我国文字训诂学重要著作。另有《舆地志》、《符瑞图》、《通史要略》、《国史纪传》(《陈史》)等,均佚。
江总(519-594) 南朝陈大臣、诗人。字总持,济阳考城人。历仕梁、陈、隋三朝。陈后主时任尚书令,世称“江令”。为官不理政务,日与后主游宴后庭,互作*艳之作,时人称之“狎客”。入隋,为上开府。能属文,尤擅五、七言诗,多为色情之作,部分七言初具格律。原有集三十二卷,已佚。明人辑有《江令君集》。
高洋(529-559) 北齐建立者,550-559年在位。字子进,渤海蓨人。高欢第二子。武定五年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谥文宣帝。
綦毋怀文 北齐冶炼家。又作綦母怀文。官至信州刺史。讲求道术。总结北方冶炼经验,以生熟铁相浇,用牲畜溺脂浴淬,制成“宿铁刀”,锋利无比。这种“灌钢”技术,隋唐之际仍沿用。
颜之推(531-?) 北齐文学家。字介,琅琊临沂人。撰有《颜氏家训》二十篇,以儒学教训弟子。书中所记,堪为正史之补。
宇文觉(542-557) 北周皇帝。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三子。恭帝三年受封周公,受叔父宇文护操纵,废魏帝自立,建立北周。因不甘受制,被护所杀。谥孝闵帝。
宇文邕(543-578) 北周皇帝。字祢罗突,代郡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被宇文护立为帝。后杀护亲政。在位时,曾禁断佛、道二教,强令僧尼道士还俗,多次下诏放免奴婢杂户,制定惩治贪污条例并统一权衡度量,国力大为增强。后卒于北讨突厥军中。谥武帝。
周武帝 即宇文邕。
施文庆(?-589) 南朝陈官吏。历任中书舍人、都督、湘州刺史等职。隋军攻入建康时被杀。
沈客卿(?-589) 南朝陈官吏。吴兴武康人。因功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隋军攻入建康时被杀。
陈叔宝(553-604) 南朝陈末代皇帝。582-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人。陈宣帝长子。隋军破城,与张丽华、孔嫔妃匿井中被俘,死于洛阳。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陈后主 即陈叔宝。
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相同武器,出自相同宗室
第001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002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003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004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005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006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007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008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009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010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011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012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第013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014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015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016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017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018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019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020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021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022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023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024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妇药鸩武大郎
第025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026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0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028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029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030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031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032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033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034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035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036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037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展浪里白条
第038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039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040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041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042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043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044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045回 病关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046回 扑天雕两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047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048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049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050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051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052回 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第053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第054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055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056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057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058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059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060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061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062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063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064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065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066回 宋江赏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067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068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069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070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
第071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话宿愿
第072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073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074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075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076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077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078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079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080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081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082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083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084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085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086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087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088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089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090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091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092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093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094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095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096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097回 陈 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098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099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100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 宋江同奏捷
第101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 生奸
第102回 王庆因奸 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103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104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105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106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汨没破坚城
第107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108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109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111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112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 陵郡
第113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114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115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116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118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119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120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浅谈司马家族赢得三国后期战争的原因
有人认为,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的成功,存在侥幸的因素。假如曹爽听从当时有“智囊”之称的桓范良言相劝,利用天子在自己手中的优势,号召其他曹魏宗室勒兵勤王,则胜负之势,犹未可知。其实,不要说曹爽没有反抗的气度和胆略,就算他想殊死一搏,也不可能成功。总体来说,司马懿政变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对手太差
司马懿的长寿,的确让他占尽了优势,当前期那些灿若晨星的英雄人物纷纷离开历史的舞台,他却能生机无限地活着,在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时候,完成了意见令众人意想不到、在他自己却是蓄谋已久的政变,轻而易举就窃取了曹魏的最高权力。然而,只是长寿这一点,如果没有一群实力实在不值一提的对手,司马懿的夺权之路,也不会如此顺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一般认为曹爽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草包型人物,其实也不尽然。曹爽凭借自己的宗室身份,在魏明帝曹睿时期常常出入宫廷,得到曹睿的信任和宠幸,在曹睿病重时与司马懿同受托孤重任。后来,自以为掌握了朝政大权的曹爽逐渐有了不臣之心,不把小皇帝曹芳和太后放在眼里,他的所作所为给了司马懿除掉他的口实。
因为曹爽的飞扬跋扈,司马懿在发动政变时,反倒得到了太后的支持。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太后知道自己和小皇帝孤儿寡母,即使反对也没有用,而且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和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司马懿手中持有当朝太后的令牌,曹爽和曹魏宗室即使敢于公开反对司马懿,也会被视为反抗太后和天子,所以那些不明真相的、本来拥护天子和太后的人都站在司马懿一边。曹爽是当时曹魏宗族中势力最强的人,一旦他决定不抵抗,其他人几乎没有能力和司马懿对抗。
曹操建立自己的政权多有赖于本家(包括夏侯家)宗亲们的相助,在曹丕即位之初,曹氏宗族的势力仍然很大,大到让曹丕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都感到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为了使自己羽翼丰满,也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曹丕开始倚重当时占有绝对优势的世家大族子弟,借力打力初步削弱了曹魏宗室在朝中的势力。
曹丕的这一举措看似高明,实则严重失算。可以说,由他建立的大魏,已经不是曹操心中那个“唯才是举”的大魏政权,正是曹丕亲手留下了后患,给了司马懿夺取最高权力的方便。但是,曹丕这样做也是因为局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充足的铺垫
比起既没有远见也没有能力的对手,司马家族为了他们的功名大业做了长时间且十分充分的准备。也许从公元234年起(曹魏青龙二年),也许在更早的时候,司马家族已经开始秘密豢养死士,并且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让这些白衣死士潜藏在民间,一旦起事,这些人就会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让人措手不及。但是,即便隐藏的再周密,也会有露出破绽的时候。
最先看出破绽的是司马师的结发妻子夏侯徽。《晋书》记载,这个女子非常有见识,每有大事,必定为司马师谋划运筹。也许身为夏侯氏的女儿,夏侯徽本来就是带着某种政治使命来到司马家的,可以肯定的是,她和司马师在步入婚姻的前期也有过十分幸福的生活,他们一共生育了五个女儿,可见这对夫妻在不面临政治斗争的时候,确实是有真感情在的。
但再好的感情,也注定要毁于残酷的政治斗争。夏侯徽虽然是司马师的妻子,但她更是夏侯家的女儿,与司马懿的政敌曹爽是表兄妹。正是这种特殊的身份,造成了夏侯徽的悲剧。司马师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而后一不做二不休,将大舅子夏侯玄诛灭三族。
也许政治斗争从来就是这么残酷,毕竟,像唐太宗那样的一代英主,为了得到最高权力,也不惜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然而,无论如何,这种由亲密关系演变为仇敌的杀戮还是让我们不能接受,人性中最为不堪,最让人不能直视的丑恶,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显露无疑。
以司马家的立场来说,夏侯徽被杀的事件,至多是他们长时间准备,又善于防守机密而不得不做的众多事情中的一件事而已。说司马家族为夺权准备得充足,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被时人称之为“司马八达”。司马家族兄弟八人都在朝中身居要职,且开枝散叶,子孙繁盛。
在当时,能与司马家族比肩的只有少早于他们的颍川“荀氏八龙”。(其后代代表人物有荀彧等)司马家兄弟八人不但掌握了不可小觑的权力,而且都很长寿。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出生于公元180年,卒于公元272年,享年92岁,是司马家八兄弟中最长寿的。
活得长,势力大,人丁兴旺,再加上多年的经营,一旦造起反来,没有与之相当的势力来对抗,这是司马懿的反对者们不得不面对的自然因素。
大势所趋
司马家族人丁兴旺,且掌握了很多权力,是司马懿夺权成功的重要条件,却不是完全充分的条件。前文说到曹丕重用当时的世家大族,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为了是让自己的曹魏政权受到这些家族的真心拥戴。实际上,无论曹丕再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也不可能真心拥戴此时已经悄然发生改变的曹魏政权。因为只有和他们利益完全一致的代表拥有了最高权力,才能充分满足他们内在的要求。
九品官人制度(又称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早已经把选择官吏的权力移交到世家大族的手中,新任官僚多是那些世家大族的门生故吏。于是一旦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司马家族起事,占据大多数的群体是不会反对的。
然而,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制度就一定是对的吗?九品官人制度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让那些豪门望族名正言顺地垄断了进入官僚系统的特权,寒门子弟或一辈子屈居人下,或者根本就没有入仕为官的机会。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针对当时这种做官看门第,不在乎真才实学的规则。而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则更注重官员的能力与清正、廉洁的作风,这是符合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并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
历史的发展和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谁也不可能一路坦途,开倒车,走弯路也是在所难免的,何况其内部还存在着统治阶层嬗递的根本原因。某些权贵家族,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巩固既有的一切,形成庞大的关系网,为家族的后代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丰富的保障。这一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其中有很大原因就是针对当时这种做官看门第,不在乎真才实学的规则。而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则更注重官员的能力与清正、廉洁的作风,这是符合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要求的,但是并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
历史的发展和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谁也不可能一路坦途,开倒车,走弯路也是在所难免的,何况其内部还存在着统治阶层嬗递的根本原因。某些权贵家族,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通过各种手段巩固既有的一切,形成庞大的关系网,为家族的后代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丰富的保障。这一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
历史选择了司马家族,他们却没有给千千万万平凡的人造就应有的安身之所。所以,比起这样的统一,我们更怀念的,是那个英雄辈出,虽然战乱不休,却始终还有希望,有重建可能的乱世。好在,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客观的修复功能,这样的乱世,终究有结束的一天。
结语:
我们想到司马懿,总是不由得想到厚黑学的一些消极、阴暗的东西,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司马懿身上也有值得我们肯定的一面。而且一些事情虽然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的认知角度,决定了我们会得到怎样的收获。
司马懿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善于忍耐,在忍耐中积蓄力量,使自己强大。二是善于把握机会,机会来了绝不放过。三是行事果断,从仅仅用八天时间,就长途奔袭到房陵,将孟达一举拿下这一行为来看,司马懿的成功也显示了他的过人之处。对于我们来说,能够做到其中一个方面,也许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今天关于“宗室英雄阵容搭配”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